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

图片

湖北宜昌发现5.5亿年前“海绵宝宝”

2024年06月07日07:23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获悉,早期生命研究国际合作团队在湖北宜昌距今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了一种埃迪卡拉纪晚期的冠群海绵动物。这一发现填补了海绵动物早期演化的重要环节。该成果于6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海绵动物常被认为是最基础和最原始的后生动物,对地球早期海绵化石的寻找和研究能为人们探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模式提供关键证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综合分子钟推测表明,海绵起源和分异时间应该在距今约7亿年前。然而确切的海绵化石记录,直到距今约5.39亿年开始的寒武纪才大量出现,此前的海绵化石记录十分稀少且大多存在争议。

  海绵化石记录存在长达1.6亿年的空缺,这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被称为海绵早期演化中“消失的岁月”。

螺旋网格海绵的正模标本(NIGP-17653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近年来,南古所研究员袁训来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对石板滩生物群进行了大规模的化石挖掘,新发现了一类大型的海绵动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螺旋网格海绵”。这一发现弥补了海绵动物早期演化的空缺,提供了早期海绵动物的关键化石证据。

  石板滩生物群产出层段的薄层灰岩中,不仅保存有丰富多样的埃迪卡拉型化石,也保存了大量的动物遗迹化石和其他动物的实体化石。

  此次新发现的螺旋网格海绵,具有与六放海绵类似的形态特征,如辐射对称的锥形身体、底部的盘状固着结构、可能的中央腔和推测的出水孔。此外,螺旋网格海绵的表面由规则的方格组成,这些方格可以被细分为四个形态相同的次级方格,次级方格又可以进一步被细分。

螺旋网格海绵生态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网格海绵化石属于冠群海绵。螺旋网格海绵化石的发现,表明前寒武纪确实存在非生物矿化的海绵动物。这一发现提示研究人员,不能完全以现生海绵作为蓝本去寻找前寒武纪海绵化石。因为早期海绵可能没有生物矿化骨针,并且可能不具备现生海绵的所有特征。

  螺旋网格海绵的发现,连接了埃迪卡拉生物群和寒武纪生物群,也表明埃迪卡拉生物群也许和现生动物之间有某种直接的演化关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编辑:路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