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

图片

贵图古籍有话说⑤ | “拧巴人”自救指南

2024年08月23日20:52

来源:众望新闻

  编者按:

  古籍离我们远吗?

  其实挺远的。别说原文,即便是译文,也常叫人读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其实挺近的。我们日常的成语典故,思维方式,汲取的教训和经验,实则都来自经典。

  古籍带着历史的厚重一路走来,表现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不得不承认,古籍是真的难读又难懂。怎么把“读古籍”的切入点和过程变得有意思?这一次,古籍有话说!

  多彩贵州网联合贵州省图书馆,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贵图古籍有话说》。我们不想长篇大论全面解读一本书,更不想强调“深刻”,我们希望通过“借热词,读古籍,解困惑”,引起你对阅读古籍的兴趣。从古籍里找到先贤们留给我们的那些“情绪价值”,看他们教你怎么用智慧拿捏人生,一起找到自己的读书路径。

  记者 应腾 熊茜雯 动态视觉/袁明钰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小时候我们听起来很土的话,长大了细细品味发现很有道理,比如:宽容是一种美德。

  对别人宽容,你和每个人相处都游刃有余,你就是“社牛”(指社交能力很强的人)。

  对自己宽容,对优点不自负,对缺点也不自卑,你就掌握了“松弛感”秘诀。

  我们一直觉得“宽以待人”,是借助他人力量“向外修”,后来发现不止于此,宽以待人其实更来自于“内”。

  在贵州省图书馆馆藏的明刻本,秦汉黄石公的《素书》里,我们找到了这句话: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

  ——《黄石公素书》北宋张商英注(第五章 遵义)

  黄石公认为,对自己放松,对别人要求苛责的人,什么事也办不好;对自己宽容,但对别人刻薄的人,必将遭人背弃。

  发现没,黄石公把“宽以待人”的前提设为“严于律己”。

  那为什么要先要求自己呢?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 自厚而薄人者弃——《黄石公素书》北宋张商英注(第五章 遵义)

  记得网上有个段子叫“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而下一句是,“不睡了,原谅不了。”

  这种内耗带来的彻夜难眠,让我们发现:你以为是“向外修”的宽容,其实它是“向内求”啊。

  我们总想从外界寻求安全感,一旦得不到就容易怀疑人生。而《素书》里的这句话告诉你,安全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而是“靠自己”——因为外界才是最不能确定的。

  黄石公给我们的《“拧巴人”自救指南》里,并不是要你先学会宽以待人,而是先“别拧巴”。

  “拧巴”不是因为我们有嫉妒、愤怒、难过的情绪,而是我们隐藏在“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背后的羞耻心。

  你看,我们在意这些那些,却没有好好的去“在意自己,看自己”。

  佛家有一个理念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说的是自己有了圆满的结果,自己内在什么都不缺,就不必计较外在的得失。

  庄子有一个观点认为“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我们当然要利用外物,但不能被外物所驱使。

  儒家的孟子认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说的也是遇到一切问题,都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大意就是寻求天理,其实无需向外,而是向内求。

  发现没,不管是佛经、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还是王阳明心学,或是现在流行的“正念疗法”,在道德准则和修身方法上,其实都非常讲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的内在安定。

  这种“别拧巴,向内求”的自洽,不是让我们目中无人,自私自利,也不是自我怀疑,不断自省。

  而是回归平静,去接纳自己。

  向内求,不是逃过去,而是迈过去。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大度。

  其实读懂《素书》和做到《素书》里的状态,是两个概念,而且都很难。就像我们讲“临难而不苟免”那期一样,我们都别急,慢慢来。

  希望能在一些灰暗时刻,我们和你一起读懂古籍,至于能不能做到?套用《黑神话:悟空》的那句话——“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记者 应腾 熊茜雯 动态视觉/袁明钰

  一审:郭邱磊

  二审:郭瑾

  三审:张超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