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

图片

书香氤氲广袤山乡

2024年10月25日07:47

来源:光明日报

  游客在贵州开阳县高寨乡牌坊村一家民宿阅读.新华社发

  重庆市合川区龙凤镇米兰村“守一”图书室,村民在看书。光明图片

  浙江湖州长兴县龙山街道玄坛庙农家书屋,孩子们在体验电子有声阅读。新华社发

  湖北咸宁通城县隽水镇东港村农家书屋内,孩子们在阅读。刘建平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背篼图书馆”“流动图书车”“岛上书店”……散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图书室,犹如一束束微小却充满力量的“火种”,点亮无数乡村群众的阅读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的力量。

  本期约请图书室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讲述乡村图书室创新服务模式,服务好每一位读者,守护乡村文明之光的故事。

  【一线讲述】

  从“背篼图书馆”到“流动图书车”

  讲述人: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图书馆馆长周荣燕

  大关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因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关隘重叠而得名,曾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2016年,老馆长常绍慧与同事对口帮扶大关县玉碗镇何家坡村民小组。那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偏远山村,不通公路,只有陡峭狭窄的羊肠小道蜿蜒其间。到了何家坡,老馆长发现,深山百姓的文化需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怎么解决?既然车开不到,不如就用家家户户常用的运载工具——背篼,将文化用品送到老百姓手中。“背篼图书馆”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2018年9月,我从老馆长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山高路远,但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背篼图书馆”的服务队伍日益壮大。我们翻山越岭,将文化的温暖送到县里每一个不通公路的山村,建立了14个“流动图书室”。

  脱贫后,县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偏远村寨都通了公路。我在心里盘问,“背篼图书馆”是否还要继续?我的答案是,要。路通了,意味着我们送去的文化服务更多,内容也更丰富。自此,“背篼图书馆”变成了“流动图书车”。

  在被誉为“筇竹之乡”的木杆镇,我们请来了林业技术人员,为村民传授栽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我们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文化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上个月,我们的“流动图书车”来到了天星镇沿河村。受路况限制,中巴车无法开上山。当地老百姓自发地开着微型车、摩托车来接我们,将一摞摞儿童读物、文具、跳绳等物品运了上去。仅20平方米的活动室里,密密麻麻挤满了六七十个孩子,我们教孩子们画画、唱歌、朗诵。临别时,看到孩子们不愿离开,我更加坚定“流动图书车”一定不能停止。

  起初,我们也曾遭遇不解和冷漠,还有人说不需要书。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活动帮助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家逐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现在,当“流动图书车”一停下,孩子们便蜂拥而上;抢到心爱的书了,他们就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目前,我们已为何家坡、绿南等18个村民小组建立了图书室,共发放各类图书7000余册,2023年以来开展活动20余次。我们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以“订单式”服务满足更多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激发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岛上书店,点亮村民心灵之灯

  讲述人: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岛上书店”创始人陈木兰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是长江上的一座江心岛,四面环水,没有桥和公路通到对岸,村民进出的唯一方式是乘坐渡船。

  岛上居民有近8万人,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了,留下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课外书,仅靠手机刷视频,看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内容。我问他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孩子们一脸茫然。

  2019年,我放弃在上海的工作,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到家乡,自费16万元开了一间150平方米的“岛上书店”,为村民和孩子们提供免费的阅读空间,希望通过这个书店帮助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大门,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

  “岛上书店”不卖书,也不靠借书赚取租金,更不售卖其他物品,而是免费提供阅读空间。书店的日常开销,主要靠我在网上开手工课和开网店赚得的收入来维持。在“岛上书店”门口,我放着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什么都不卖,免费看书哦!”

  本以为小镇上有了一家免费看书的书店,大家会蜂拥而至,但事与愿违,一开始近半年的时间里书店几乎无人问津。我和小伙伴们就通过上门走访、与百里洲小学共办读书活动等方式,吸引孩子们、家长们、村民们来阅读。

  慢慢地,书店的常客多了。快递小哥来了,保安大叔来了,刚种完菜的老爹来了,70多岁的奶奶来了……

  我还记得,当年走进“岛上书店”的第一位小读者,是一个家住20里开外的男孩,他的母亲在养殖场工作。每周六,这位妈妈都会骑着摩托车,载小男孩来读书,风雨无阻。5年过去了,这个男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成绩名列前茅;他的母亲成为志愿者,和我们一起服务更多的读者。

  从筹办开始,“岛上书店”就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陆续也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如今,“岛上书店”拥有藏书超3万册、爱心款近5万元,志愿者300余人。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读书,我会定期举办读书会,邀请作家、老师、警察、钢琴家、主持人等各行各业的人参加读书会。5年的时间,书店举办了200余场大大小小的读书会,不仅有岛上居民,还有从北京、上海、广东远道赶来的阅读爱好者,他们把百里洲的声音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为大力推广阅读,2023年,我决定走出书屋,打造“一平方米阅读空间”,也叫“点灯计划”,为困难学生送去书桌、台灯、书本,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为近100个孩子点亮了那盏心灵之灯。

  书屋很小,世界很大,点亮一盏灯,照亮远方,我希望“岛上书店”可以让乡亲们和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图书室里走出了大学生

  讲述人:重庆市合川区龙凤镇米兰村“守一”图书室创建人王治伦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民。我祖父在村子里算个文化人,给我留下了一些珍贵的书籍。受祖父影响,我从小就爱看书。每当看到一些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想看书却没地方可看,把时间花在打牌消遣上时,我既痛心又着急。我就想,能不能自己办一间图书室,让大家有个能安安静静读书的地方?

  我兴冲冲地和家人商量时,老伴和两个儿子却泼了一盆冷水:“图书室办在哪里,钱从哪儿出,哪个来打理?你这是白天盼月亮——莫想了。”

  我不死心,给他们列举了一串理由,看到我的坚持,家人也从反对到逐渐理解、支持。为了筹集资金,我们把亲戚闲置的地都拿来种上庄稼,买来鸡苗、鸭苗,又养了好几头猪,两个儿子利用周末时间出去打零工。在家人一点一点地积攒下,加上贷款和村镇的帮助,一间新堂屋建了起来。

  我要在这个堂屋里办一间乡村图书室。

  没有书架、桌子、椅子,我就花钱请木匠上门专门打制。缺少书籍,我就购买或是去争取捐赠。图书室上架的第一批2000册图书中,除了祖父留给我的书籍,大部分是外面捐赠或购买的。当时不通公路,书只能送到镇上,我就走田埂路,一担一担地把书挑了回来。

  2002年春天,图书室正式开放。为了纪念把我带入文字世界的祖父王守一,我把图书室命名为“守一”图书室。刚开始,来的都是农家娃娃,后来很多村民也过来看书,还把种植、养殖等内容抄录下来。随着图书室越办越好,名声也渐渐传开了,大家都来帮衬。区镇相关部门采购的书、大学图书馆赠送的书……如今,图书室的图书已经超过1.5万册,分有少儿读物、科技、政治法律、文学等8个类目。

  最让我有成就感的,是曾在这里读书的孩子很多都考上了大学。王良英就是我们图书室最早的读者之一,也是米兰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合川当了一名中学英语教师。

  20多年来,从这个图书室里走出了许多大学生,他们有的当了教师、律师,有的成了种养能手、工厂老板。他们见到我,还会尊敬地喊我一声“王老师”。这一声声“王老师”,让我感到开心和自豪,觉得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如今,我和老伴年纪越来越大,行动没有以前那么利索了,但我们仍然坚持每天5点起床,洗漱吃饭后,6点左右就打开图书室大门,然后打扫整理,烧水灌满4个大暖壶,准备迎接读者。

  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们的“守一”图书室将永远免费向读者开放,我老了就让晚辈接棒一直办下去。

  “没事去书屋”成为习惯

  讲述人:吉林省扶余市大沟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王佳富

  2015年,我的家乡吉林省扶余市启动“农家书屋进农家”活动。我主动报名在家里开设农家书屋。

  我把家里的炕都扒了,把三间房打通,东拼西凑了将近1000本书,还在房子后面弄了个小房当值班室。小小的值班室,被家当挤得几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更是常年见不到阳光,冬天时被角都会上霜。那时候,在村民们眼里,“农家书屋”还是个新鲜词,来的村民就是凑个热闹,有的还会撂下一句,“你这是图啥呢,好好的家都不要了”。

  我知道,书屋和商店一样,没人来也起不了啥作用。于是,每到农历“逢五”赶集,我都挑选几本和种植养殖相关的书,到人多的地方摆地摊。有人问我怎么卖,我就会热情地说一句:“不收钱,免费看。”慢慢地,知道农家书屋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一天半夜,村里一家养殖户的牛突然生病。实在没办法了,他急匆匆地来敲我家门,想借两本书看看怎么治。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决定书屋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

  这件事也让我更加意识到知识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每次书屋“上新”,我都会优先选择种植和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普图书,还多次邀请农业专家来我们村做讲座,让村民们实现科学种田、科学养殖。

  今年3月,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村在村文化活动中心新建起30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政府还帮我们更新书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村民也纷纷捐赠图书。我们书屋的图书越来越丰富,现有图书差不多15000册。“有事去办事,没事去书屋”,逐渐成为村民们的习惯。

  为了让行动不便的村民也能读到书,我还建了个微信读书群,通过视频让村民选书。谁有想看的书,我就骑着摩托车送书上门。十里八村都知道我们村书屋做得好,周边屯子的乡亲们也会专程跑来借书。为此,我们还在和其他村交界的地方建立了阅读点,带动周边屯子村民的阅读积极性。

  每到寒暑假和周末,书屋更是挤满过来学习的孩子们。农忙时,家长就把孩子们托付给我。书屋开设了“四点半课堂”,放学之后我先让孩子们写作业,之后看课外书,还会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作文比赛等活动。

  近几年,我们书屋多次获评全国和省级“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等荣誉,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未来,我要继续坚守岗位,让村里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帮助更多乡亲用知识创造财富,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方莉、徐鑫雨、王建宏、张锐、李宏、张国圣、任爽本报通讯员毛晓娜、芦猛)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