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无驾驶员、自动行驶,耕地、施肥、播种,全部工序一气呵成,在农田里留下一道道有序的田垄……又到一年春播季,乡野间、麦田里,搭载着“慧农”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农机正在驰骋,上演一出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春耕奋进曲。
自动驾驶农机有什么技术原理?市场前景如何?2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思壮”)一探究竟。
硬核装备 田间地头的“黑科技”
提起自动驾驶,大家常常会想到新能源汽车。但你知道吗,在田间地头,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农机也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汽车的自动驾驶和农机的自动驾驶,面对的是不同的应用场景。汽车面对着更加复杂的城市道路情况,有行人、车辆等各类障碍物。而农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更加注重生产场景的应用。”合众思壮资深专家吴林向记者介绍道,“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安全是第一位的考虑;但对于农机来说,提高作业效率与精度是第一位。”
在春播的关键时节,合众思壮旗下的“慧农”“合众思壮壁虎”携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智能喷雾系统、电驱精量播种产品等系列精准农业产品,为农户提供“硬核装备”。
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工作人员只需要远程下达启动指令,联合机组即可开始按照规划路径、速度开展施肥和播种联合作业,播种直线度、结合垄可达到厘米级精度。
“我们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列产品,将控制精度维持在正负2.5厘米之间。”说到这里,吴林举起手比划出2.5厘米的距离,“只有做到这样高精度的控制,才能使土地的利用率最大化。”
北斗赋能 照亮农耕新图景
自动驾驶的实现,离不开北斗卫星的导航。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立项,从此开启了北斗产业的漫漫探索之路。
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研发,北斗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拖拉机、插秧机、收获机、植保机以及一些特定的自走式车辆,覆盖整地、播种、插秧、开沟、植保、收割、平地等全作业环节。吴林介绍,合众思壮曾联合宝鸡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等单位,在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齐东村的大豆玉米复合播种示范田里,成功进行了20余亩的无人化示范播种作业,有力推动了当地智慧农业发展。
“目前智能农机主要应用于大田作业场景,比如新疆、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份都与我们保持着密切合作。”吴林说,“近几年,国内的智能农机装备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们的自动驾驶产品销往亚太、欧洲、中东和南美等地区。值得一提的是,‘慧农’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突尼斯装备了阿拉伯国家第一台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未来,中国的智能农机装备在世界市场上也一定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2025年开年,合众思壮又迎来好消息——“车辆转向角测量系统及方法”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该项专利通过北斗/GNSS高精度定位与MEMS传感器融合,可实现农机转向角的精准测量,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核心技术保障。该项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农机在密林、山地等信号薄弱区域的作业难题,还可以显著提升农机在复杂地形下的作业精度与稳定性。使用转向角测量技术,农机能够快速入线(倒车入线距离小于10米),并实现连续自动驾驶控制,极大提高春播作业的效率与稳定性。
藏粮于技 中原粮仓打好“智慧”王牌
作为中原粮仓,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如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022—2025年,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增加粮食产能15亿公斤以上。”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元素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正“蓄势赋能”,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
“在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中,合众思壮非常关注人工智能的应用趋势,目前已出现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田间杂草的激光除草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有着广阔的研发空间。未来,我们将需求更多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通过技术研发让传统的自动驾驶装置、技术实现更好融合。”吴林说。(梁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