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法治报记者 贾鹏虎 通讯员 武冠敏 张雨涵
在濮阳市华龙区法院,法官们的案头多了一位“全能顾问”。法官们只需轻敲键盘,15秒内,相关法条、典型案例和证据审查要点便跃然屏上。选择案件类型后,系统便能自动生成类案对比报告,裁判要点一目了然,甚至能通过大数据预判裁判尺度偏差,为法官戴上防错“护甲”……过去翻案例、查法条的“体力活”,如今变成指尖轻点的“智能操作”。这位名叫“华法如意”的AI助手,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办案模式,给司法服务插上智能化翅膀。
法律“百宝箱”:
1500万字的资料一键触达
走进华龙区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干警程睿正在将最新的案例上传至“华法如意”平台。截至目前,该院的“智能知识库”已上传257个文件1500余万字。“我们是依托最高法开发的‘一张网’移动办案平台,利用‘钉钉’程序,引入DeepSeek,建立了华龙区法院的专属人工智能助手。”程睿笑着说道。
“过去查条文要花很长时间,现在系统自动关联相似案例,还能标注来源,生成分析报告,心里更踏实了。”该院民事审判庭法官王婵微感慨道。在审理一起涉企纠纷时,她输入“未实缴出资股东责任”,系统瞬间推送公司法司法解释条文和15号指导案例,同步生成证据审查要点备忘录,庭审效率提升近一半。
从最新的司法解释到典型案例,从实务经验到审判要旨,法律“干货”实时更新,如同一座随身携带的“数字图书馆”。法官不再需要翻遍厚重的法典或手动检索海量案例,各类法律资源已被打造成立体化的“知识图谱”,“华法如意”如今已深度融入该院的办案全流程。
“目前在全国法院系统中,AI助手应用率位于全国第二,仅排在最高法部署的基础AI工具之后。”提起“华法如意”,审管办主任程善磊语气里透着自豪。
数据“安全锁”:
办案信息滴水不漏
智能化的背后,数据安全如何保障?法院用三道防线给出答案:核心数据库与公共网络物理隔离,权限分级管理“谁用谁负责”,操作日志全程留痕可追溯。法官和书记员仅能前端检索,后台维护由专人把关,敏感信息如同上了保险柜。
“AI用得好,更要管得牢。”该院技术负责人介绍,平台上线前全员接受数据安全培训,系统还会自动预警异常操作。如今,法官们已习惯在“最高人民法院钉钉文档”中安全使用智能助手,办案与保密两不误。
效率“加速器”:
半小时化解劳动争议
“华法如意”带来的改变,最直观地体现在办案流程中。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中,该院胡村法庭法官孙燕燕输入关键词后,系统秒推5份调解案例。她将案例展示给双方当事人,原本僵持的赔偿金额争议迅速消解,从检索到当庭和解仅用半小时。“以前这类案子至少要开两次庭,现在一次就能‘案结事了’。”孙燕燕说。
更让法官惊喜的是,AI还能化身“办案管家”。法官输入“分析我近3年审理案件及质效情况”,系统调取态势分析报告及相关数据,自动生成包含法官个人近三年收结案情况、审理案由情况及核心质效指标的专项报告,助力干警快速精准掌握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已实现法官应用全覆盖,51名员额法官均主动使用并提问3000余次,日均访问量200余次。
未来已来:
智慧司法的“华龙样本”
“现在的‘华法如意’像一位博学的顾问,未来我们要让它成为主动思考的搭档。”华龙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凌燕说,下一步将引入自动抓取、智能分析功能,持续丰富完善知识库,让系统主动推送类案裁判指南、生成多维报告,甚至模拟推演裁判结果。通过AI与司法的深度融合,让公平正义跑出“加速度”,为群众带来触手可及的司法获得感。
夜幕降临,程睿仍在办公室调试新上线的“智能预警”模块。屏幕蓝光映照下,“华法如意”的数据库数字不断跃动,如同司法现代化进程的脉搏。程善磊望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办公楼感慨道:“过去是‘汗水司法’,靠加班加点拼效率;现在是‘智慧司法’,用科技赋能提质量。‘华法如意’不仅是工具,更代表着基层法院拥抱变革的决心。”
记者手记
技术不是替代法官,而是赋能法官。华龙区法院的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路径:从“人找知识”到“知识找人”,从“经验裁判”到“数据支撑”,这场静悄悄的“智慧革命”,正让司法服务更精准、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