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展览现场。故宫博物院供图
克里特岛位于连接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不仅孕育了璀璨的爱琴海米诺斯文明,更为希腊古典文明刻上基因烙印。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的“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展览,汇聚了来自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的172件(套)珍贵文物,以神话和考古对照的手法,阐释了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间米诺斯文明的发展脉络及文化特质。
米诺斯的文化遗产,凝聚着古希腊爱琴文明的精髓。理解并汲取爱琴文明的价值,对身处变革时代的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米诺斯人是青铜时代的技术先驱。展览中展示的高质量青铜器和双面石模具,证明他们早在5000年前就点燃了冶金技术的星火,并将铸造工艺推向高峰,广泛应用于凿、斧、钻、锯、剑、矛等产品制造。这反映了古希腊先民充分认识到先进技术的力量,将其视为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不断追求工艺精进与应用突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锐意创新的精神和对技术价值的尊重,依然是我们应对挑战、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品质。
资源匮乏的克里特岛,迫使米诺斯人“向海图存”。他们不畏艰险,扬帆远航,构建起发达的海洋贸易网络,进口金属、宝石等原材料,出口陶器和黄金珠宝首饰等,深度融入东地中海经济圈。这种面向海洋的开拓勇气、构建广大商业网络的智慧以及对资源流动的深刻理解,为日后古希腊大规模海外拓展和商业繁荣提供了源动力。米诺斯人的远航壮举启示我们,在当今紧密相连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勇于探索未知、积极开展合作、促进互惠交往,是推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米诺斯文明绝非孤芳自赏,而是与其他文明互动交流,其精美的彩陶、首饰、石器、印章在造型、纹饰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地中海文明乃至远方其他文明的印记。与中国夏朝同时期的卡马雷斯风格陶器薄如蛋壳,源于巴比伦的造粒技术让黄金饰品更加精致。克里特工匠展现出非凡智慧,在频繁的航海中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本土实践,催生出灿烂成果。这深刻体现了古希腊文明的兼容并包与本土化创新能力。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秉持开放胸怀、推进交流互鉴、汲取多元文化,都是一个文明走向强大并保持活力的必由之路。
相对富足的经济生活和开放自由的环境,造就了米诺斯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高峰。米诺斯人用艺术表现自然的生机、宗教的虔敬、宫廷的优雅,尤其善于刻画人体矫健形态,流露出对生命力与形体美的崇敬。对美的自觉追求、将艺术融入生活以及早期人文主义的萌芽,为后世希腊古典艺术的辉煌奠定了基石。文明的昌盛不仅在于物质和技术的发达,更在于精神和审美的高度。这也提醒我们,在物产丰饶的今天,重视艺术教育、培养人文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提升社会福祉和生活品质的关键。
米诺斯文明尽管因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而衰亡,其核心基因却深深植入随后兴起的古希腊文明血脉之中,绽放出照耀人类历史的理性与艺术之光。“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展览突破跨文化障碍,深度挖掘文物蕴含的当代价值,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展现给广大观众,是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成功实践。
(薄海昆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