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高温天气不仅带来不适,更潜藏健康隐患。如何科学应对酷暑?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疾控《健康半月谈》邀请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省健康科普专家、dafabet唯一官方网站_大发888体育-游戏|下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付鹏钰为你解锁“抗高温”生存技能,助您安然度夏。
一、 警惕“隐性中暑”
闷热室内或通风不良的环境可能导致“隐性中暑”。专家指出,体表温度虽未明显升高,但体内已出现紊乱,表现为头晕、乏力等。此时需及时补水,并补充电解质,如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二、空调使用有讲究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呼吸道黏膜易干燥,增加感染风险。建议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定期清洗滤网,并适度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三、冷饮贪多伤肠胃
冷饮虽能解暑,但过量饮用易引发腹泻、胃胀甚至胃痉挛。儿童、老人及胃肠功能较弱者更需节制。专家建议,冷饮摄入应适量,避免空腹饮用。
四、防晒防光损伤
户外工作者及长时间被暴晒者需警惕光敏性皮炎和慢性光损伤。应选择SPF30以上的防晒霜,穿戴防晒衣帽,并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外出。
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夏季消化功能较弱,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蔬果,如黄瓜、西红柿、苦瓜等。主食可选择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搭配豆腐、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
六、睡眠是夏季“奢侈品”
高温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专家建议保持卧室通风,使用透气寝具,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兴奋,必要时可借助凉席、风扇等辅助降温。
七、特殊人群需加强防护
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受高温影响,应减少外出,保持室内凉爽,并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付鹏钰提醒,高温天气科学防暑是关键,避免因疏忽引发健康问题。公众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安全度过炎夏。(青禾)